电子竞技作为新兴竞技类体育项目,被视为全球文化交往载体、青年情感连接纽带,从“入亚”到“入奥”,其战略重要性不断提升。首都体育学院基于“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的特色定位,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响应电竞产业规范化发展需求,自2021年起创办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致力于为行业纠偏,注入先进文化,培养高端复合人才。
日前,我校管理与传播学院电竞专业首届25名本科生顺利毕业,作为新兴专业的首批毕业生,其高质量就业成果引发新华社、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晚报等权威媒体集中报道,通过深度访谈与案例追踪,生动呈现了我校电竞专业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成效,彰显了专业建设的创新性与前瞻性。
新华社在《追光|电竞≠打游戏,首届电竞专业毕业生这样回应质疑》专题报道中强调,我校电竞专业以“培养懂运营、懂管理、懂传播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课程体系涵盖体育产业概论、电竞品牌运营、主持解说、数据分析等跨学科内容,直指公众对“玩游戏拿学位”的认知误区。报道援引我校数字体育研究中心主任潘若恬观点:“电竞源于游戏,但本质是竞技体育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体育理论基础与文化传播素养。”
北京晚报以《电竞专业真不是“玩游戏拿学位”》为题,深度追踪我校首届电竞专业毕业生就业案例:陈琦同学入职京东星宇电竞公司,1个月内参与运营策划5场赛事,从视觉设计、内容营销策划,IM电竞官方网站到物料采购、现场布置等全程参与;刘乐之同学凭借在校策划赛事的经验,成为英雄电竞培训管理部的电竞教育专员,将在校时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培训教案里的生动素材;韩潇同学通过杭州亚运会电竞项目实习历练,现任职于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电子竞技分会,负责赛事活动策划。报道援引我校管理与传播学院院长王庆伟的介绍:“4年来,学院探索出了产学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带学生深刻理解电竞运动的文化内涵与体育精神,随着首届电竞奥运会举办在即,电竞专业有望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中国教育电视台在专题报道中通过对我校电竞专业师生的深度采访和电竞实训室等教学设施的探访,系统展现了专业建设逻辑和办学理念。潘若恬老师在采访中表示:“部分公众认知中的‘电竞专业=教打游戏’是误解,本专业定位为电竞产业经营管理,聚焦赛事管理、内容制作、产业运营等幕后支撑领域,培养具备扎实的体育理论基础、数据分析能力和文化传播素养的应用型人才。”报道还提到,我校与腾讯、京东星宇、联想等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们打造多样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一是清晰的专业定位。我校凭借传统体育学科的深厚积淀,始终坚持以体育精神为内核,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构建覆盖赛事管理、内容制作、产业运营的全链条培养体系。
二是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融合体育学、管理学、传播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既包括电子竞技运动概论、电竞赛事运营与管理、电竞赛事制作与转播等核心专业课程,还开设了游戏编程基础、电竞场景中的AI应用实践等特色交叉拓展课程,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产教融合,重视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共建课程、项目制教学等方式深化产教协同,创新以赛促学模式,形成课程实训-赛事运营-产业实践三阶递进培养链。通过丰富的行业实践经历,让同学们熟悉电竞行业真实的工作场景和相关技能,从而能够在毕业后更快更好地融入实际工作。
主流媒体的密集关注,既是对我校电竞专业办学理念和建设成果的认可,亦是对电竞产业蓬勃发展的肯定。在电竞入奥背景下,未来首都体育学院将继续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推动电竞专业的标准化与国际化发展,致力于培养符合电竞奥运会要求的高素质、IM电竞官方网站国际型体育人才,为电竞产业发展贡献“首体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