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2025和平精英职业联赛(以下简称PEL)春季赛总决赛在济南落下帷幕,广州TT战队捧起冠军奖杯,选手派大兴荣膺FMVP。
作为一个已走过五年的头部移动电竞项目,PEL正持续推动多元化的商业化尝试。
笔者在总决赛期间采访了和平精英电竞产品负责人沈晓斌,试图从中提取PEL的商业逻辑,并观察这些策略的路径与潜力。
沈晓斌总结了PEL当前的三项核心商业策略:IP变现、赋能选手及俱乐部、扩大生态。这三条路径,也是目前国内主流电竞联赛普遍探索的方向。
在IP资产变现方面,PEL的核心逻辑是:将战队与选手的影响力转化为游戏内容,通过推出FMVP皮肤、战队队服、徽章等形式,为玩家提供个性化装扮选择,同时也为联盟带来收入。
联盟想要通过这一模式,搭建“游戏—赛事—用户”之间的商业闭环;相较于单纯依赖广告或赞助,更具备产品的自循环能力。
比如FMVP皮肤的销量高度依赖选手的粉丝基础。粉丝的情绪价值难以批量制造,选手热度的波动也会影响道具的销售,“造星”成为整个PEL联盟顺理成章要做的下一步。
“造星的基础肯定是成绩,但成绩不是全部。”沈晓斌表示:造星不是包装一下那么简单,它需要完整的选拔体系、内容策略、人设标签构建,乃至与游戏内容深度融合,才能为商业化夯实基础。针对这一点,沈晓斌特别指出,团队在推动这些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将俱乐部纳入整体体系,形成合力,“大家一起在关键节点‘办大事’”。
“做大蛋糕”是PEL今年商业化的关键词。在联赛的发展初期,俱乐部的状态或许只是参与者,更多是在配合和适应,但是随着他们对生态理解的逐步深化,当前大部分俱乐部完成了从参与者到合伙人的身份转变。
因为这种认知上的转变,PEL联盟目前正推动打造一个共建共赢的商业框架——不再由联盟单方面主导,而是鼓励俱乐部、内容创作者、选手等多方共同参与内容建设和收益分成。
但这也对整体用户规模的增长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观众基础未能扩大、核心用户活跃度不足,单靠“分蛋糕”难以提升整体收益。
因此,在职业联赛以外,团队近年特别重视“大众赛事体系”的建设,试图通过更广泛的用户触达,打通从泛用户到深度观众的转化路径。
自2023年起,和平精英在全国各地密集展开“和平精英村镇赛”——从安徽省的村镇赛融合徽剧、鱼灯和非遗草龙,到云南白象沙滩村镇赛联动泼水节,再到湖北潜江村镇赛的“小龙虾+电竞”体验,赛事与地方节庆、文旅活动相结合,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电竞线下体验。
在视觉呈现与文化内涵方面,最近几场村镇赛总决赛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得益于本身具备浓厚地域文化氛围的场景,单从活动海报宣传的阶段就能直观传递地方特色元素,现场气氛也更不用说,非常热闹有趣。
沈晓斌与团队的战略设想是:通过大众赛事覆盖更多人,IM电竞官方网站为职业生态拓展观众基础与选手储备。
“从业务角度来看,大众赛能够为职业体系输送更多的观众和潜在选手。无论用户是参与比赛还是关注比赛,都是赛事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循环与互补的关系,彼此促进、共同构成完整的赛事生态。”
沈晓斌与团队还在大众赛事中重点发展了“赛事主理人”机制,由地方创作者和社群KOL主导小型比赛,用更贴近本地玩家的语言和方式建立用户链接。这种“去中心化”思路,有望沉淀更稳定的社区氛围,为主赛事输送忠实用户。
归根结底,大众赛事所拓展的用户基础与内容声量,最终都要反哺到PEL体系中,支撑职业联赛的长线发展。大众赛经过广泛试点并逐步成熟之后,如何进一步强化这类赛事的长效机制与反哺能力,将成为下阶段的重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